人民司法

卷首语

  • 五月的清晖

    万晓岩;

    <正>最近犯了鼻炎,香臭不辨,顿觉被世界部分遗弃,关联被阻碍切断,荒凉丛生。待嗅觉渐渐恢复,味道一丝一丝重现,连臭味都觉亲切无比。通常我们就在这些与世界丝丝缕缕的维系中浑然不觉,在理所当然中流失均衡,当均衡被打破,溃败即如山倒。法官是个特别的群体。案件是某种均衡的破碎,是人和世界的维系出现了梗阻和偏离,法官做的,就是一些缝缝补补的事

    2019年15期 No.85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感悟人生

  • 奋斗是新时代青年司法者最美的样子

    耿辉;

    <正>回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发生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无疑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有着深刻的指引。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场摧枯拉朽的风暴。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为

    2019年15期 No.85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如歌岁月谱新篇

    周蓉蓉;

    <正>人们常说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回望绿荫葱茏,从2013年进入法院,如今已过去整整6个年头。去年的五四青年节,我正在山东法官学院西营校区培训,有老师讲解论文开题和写作方法。西营校区在济南郊区的一座山上,空谷暖阳,书声琅琅,陪我度过了难忘的节日。一年一度,青年节恍然离我渐行渐远,但自己还是以年轻人自居,在浩荡的法学世界中用薄如蝉翼的一支笔不停歇地记录和表达。说起青春,如今已不是展望和抒怀,而更多是回视和总结。犹记得刚进法院工作时,时任再审立案庭庭长、现任德州中院院

    2019年15期 No.85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改变,只为心中“不变”

    罗锦雯;

    <正>2018年9月,我从立案庭调到办公室成为了一名宣传员。接到调令时,同事们纷纷恭喜我脱离了立案窗口这片"苦海",戏称我要过上喝茶看报的幸福生活了。宣传员实在是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没有审判疑难案件的巨大压力,不必为破解执行难整日奔波,坐在电脑前码码字就好。可真相真是如此美好吗?立案的工作虽然忙碌,但上下班总是很规律的。可宣传工作不一样,新闻宣传讲究时效性,重案要案的判决、法院相关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及时报道。基层法院办公室事杂人少,而我初来乍

    2019年15期 No.854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我的青春进阶课

    李玲;

    <正>青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而法院人的青春必修课似乎要求格外苛刻,在孤独中安然自处是基本能力,在学习中积蓄力量是主要内容,在坚持中永葆初心是常态测试,在变革中绽放异彩是附加题。在孤独中前进,孤独是思考的开始。初进法院,我是一名法官助理,当青春与法院相遇,孤独的色调注定会是青春画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勾勒出穿梭在法条海洋里的"学习孤独",法律

    2019年15期 No.854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致敬用生命捍卫的青春

    陈越青;

    <正>一直怀揣梦想,想带着父母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春风轻盈,有幸和父母一起走入天府之国——四川,本想感受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慢生活,却收获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生命感悟!4月中旬,我们在去都江堰感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古人智慧的途中,遇到了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当我问起11年前的那一场大地震颤、山河破碎时,他用朴

    2019年15期 No.854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在顺德,我们与《天平》有个约会

    5月9日至10日,《人民司法》杂志社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天平杯"有奖征文颁奖仪式暨创作采风活动,来自全国法院的40多位文艺创作骨干参加了活动。短短两天时间,大家走访了人民法庭,参观了邓小平南巡纪念馆、顺德博物馆,进行了文学创作交流,可谓收获满满,感悟良多,本期我们特意选编了部分获奖代表感言,以飨读者。

    2019年15期 No.85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0K]
  • 不只是怀念

    武健;

    <正>杨柳飘絮,谷雨收寒,被称为"法痴老人"的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驾鹤西游。留在天地间的,除了人们对他的无尽思念,还有已然萌发的春的希望与夏的生机。思绪万万千,由来落笔难。因为组织的安排,我有幸为肖老服务了近八年。有别于此前在报道中对肖老的间接了解,这八年中,无论是在老人的直接教导下,还是在整理肖老数百万字的珍贵历史资料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作

    2019年15期 No.85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7K]
  • 忆肖扬院长两次到江门

    林慕恒;

    <正>4月19日晚上,我如往常一样在单位看新闻联播。突然,荧屏出现一个黑色头像,播音员沉重而缓慢的声音响起:"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同志,因病……"我脑袋像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直发晕,定神一看,头像下面一行黑字:肖扬同志逝世。字字刺着我的眼,刺着我的心,也刺醒了我一肖扬院长逝世了!

    2019年15期 No.854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慈祥的微笑永驻心底

    高占国;

    <正>惊闻肖扬院长去世的消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肖扬院长是我见过的最为敬仰的领导之一。从事审判工作30年,我很庆幸在我年轻的时候,能有机缘与肖扬院长在北京见面握手,在廊坊陪同他并为他拍照。两次难得的交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微笑。他那慈祥的微笑,在历经整整20个春秋之后,依旧鲜活地留在我的心底。1999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举办"人民法院报第二期新闻培训

    2019年15期 No.85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 肖扬在龙归的日子

    李岩峰;

    <正>放下纸笔学种田1974年1月,广东省委决定将"批林批孔"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结合起来,对全省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一次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并抽调省级机关三分之一、地县机关二分之一的干部,深入到全省所有基层社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年,肖扬被任命为曲江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副队长,随同县委书记康乐书来到龙归公社龙归大队第十一生产队蹲点,住在农民家中,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2019年15期 No.854 2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2K]

作家专栏

  • 父亲的雅

    卢萍;

    <正>父亲出生于1941年,10岁时生母就离开了家,因家里穷只读到小学。1960年萍乡矿务局招工,他就从赣南来到青山煤矿当矿工。虽然文化知识先天不足,但直到70多岁他也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用自已的智慧和心血,为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增添色彩。父亲在书桌前练字的身影一直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的字帖和他临摹的作品,父亲或正襟危坐,或站着,挥毫泼墨。他写的字刚劲有力,工整规范,镇派出所以前屡屡从矿上借他去抄户口资料。父亲就

    2019年15期 No.854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瑜伽路上

    卢萍;

    <正>对瑜伽留有最初印象是通过早年看过的一张图片。犹记得图片上一个皮肤黝黑、蓄络腮胡、缠头巾、穿白袍的印度男人盘坐在垫子上,双手合掌,闭目凝神。虽然背景房屋破旧,周边灰尘满地,但他超然物外,心无旁骛,浑身散发着一种平和淡定的气息,当时心想这苦行僧般的人好忘我啊!

    2019年15期 No.85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开车是门技术活

    卢萍;

    <正>有个老司机形容自己开车的境界:汽车就像长在人身上,人车合一,贴地飞行,如影随形。这句赋予机械生命、充满爱车之情的经典之语,让我觉得身怀绝技的他简直是个传说。因为在我眼里,汽车怎么看都是冰冷生硬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想轻

    2019年15期 No.85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法律人生

  • 法院是座城

    刘白鸽;

    <正>法院是座城,裁判者在城里,当事人在城外。城外的人不想进城,城里的人终究要出城。一起由死者家属提起的要求工伤行政确认的行政案件,经过了一审、二审,人民法院最终维持了工伤认定部门作出的决定:不予认定工伤。死者家属向法院提出了再审申请,并强烈要求对此案进行听证。听证会上,我见到了死者的家属,一个瘦削的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形如枯槁。他的妻子是当地一家知名医院创伤科的主管护师,在一次例行的科室庆祝国际

    2019年15期 No.85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受伤的民工笑了

    梅云;

    <正>两年前,我从未料到自己会在不惑之年被调入繁杂的民一庭。两年来,劳动纠纷案约占我所经办案件的三分之一,每当劳动纠纷案取得上佳结果时,之前所有的苦与累都如浮云般飘散。浙江省绍兴市的纺织业举世闻名,但繁荣的背后也掺杂着无数民工的血与泪。很多民工在没有经过任何职业培训的情况下便进入纺织企业打工,他们很容易因此致残。有些民工受伤之后才想起劳动合同还没签,甚至连老板是谁都不清楚。我多次遇到民工受伤而告状无门的情形,劳动仲裁委

    2019年15期 No.854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 法以仁执,惟善是本

    李军;

    <正>一场猛烈的沙尘暴过后,南疆似乎一下子进入了夏天。早晚还是春末的凉,午间却已是夏初的热了。白杨的绿叶和沙枣的黄花,似乎都是在一夜之间,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绿得腻人、香得腻人,而且还比着赛似的迫不及待生长,着急地在蓝天白云间要寻找着什么,随着微风摇曳着,泛着光亮,"沙沙"着却没有声响,该做点什么呢?否则辜负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会有一种负罪感。早已安排好的集中执行行动,如期进行。这些年,我与执行工作似有缘,分分合合,却也难舍难分。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总是在某个特殊

    2019年15期 No.85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遇见

    饶群;

    <正>人生旅程如列车般走走停停,沿途无数的站点,让我们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相遇。每一次遇见都无法预知,离别都难以挽留,每一次遇见,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作为法院人的三次遇见。第一次,我遇见了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2014年春天,我报考了离家千里的吴兴法院,当时的岗位只招一人,且面试分数的2分只能折抵笔试的1分,对于笔试最后一名的我而言,意味着面试分数需要超过第1名至少15分才能录取。身边的亲友都劝我放弃,不必为了极其渺茫的希望而千里奔波。当时的我,面对这一年仅一次的机会,各种情绪,五味杂陈,我懊悔当初笔试的失误,惧怕面试失败的打击……我想起了我的曾祖父,

    2019年15期 No.854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 法院夫妻入额记

    戴姣;

    <正>"爸爸,你一定要考个第二名,拿奖杯回来!"三岁半的女儿眼睛里含着泪水,一本正经地一遍又一遍叮嘱我。看着又可怜又可爱的女儿,我应和着她说爸爸一定会好好复习,争取考第二名给她拿个奖杯,同时也忍不住问她,为什么是考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呢?"因为妈妈要考第一名!"这一幕小别离在去年秋天的每个傍晚上演。为了腾出夜晚的时间看书复习,应对即将到来的入额考试,同为法官助理的我和妻宁不得不每天吃完晚饭就将女儿送到她外婆家托管。女儿虽然已经知道了考试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声称要配合支持我们,但习惯了每个晚上父母的陪伴,等到真要和我们道别时仍忍不住嘴角含悲,泪花如雨。

    2019年15期 No.854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 至少要有成为珍珠的想法

    刘洁;

    <正>这是我刚迈进法院大门时,院长给我们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自我感觉特别有才华,但在生活上却遇到很多波折,于是便觉得活着根本没有什么意思。有一天他决定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刚跳下去就被一位老渔民救了起来。他很生气地冲着老渔民嚷道:"你干嘛把我捞起来?"老渔民说道:"年轻人你为什么跳海?你还这么年轻,多可惜!"于是,年轻人就对老渔民诉说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老渔民听完说:"年轻人,如果你能帮我办一件事情,我就把秘诀告诉你。"说完顺手从沙滩上拣起一粒沙子,往旁边扬了出去:"年轻人,帮我把扬出去的沙子拣过来。"

    2019年15期 No.854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档案之美

    杨玺兰;

    <正>人生需要机遇,更需要一颗进取的心,一旦失去进取的心,也就永远失去了欣赏美景的机会,这是我从法院档案工作中领悟到的。第一次接触档案时,因为还没有实行集中管理,部分文件资料还放在个人抽屉里,或是简陋的木柜上,地上堆放着已经发黄的、写满字迹的纸张。有的已经卷边,有的字迹模糊不清,有的被未剔出的钉书钉锈得斑驳……面对堆积如山的图纸和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材料,我着急上火,满嘴是泡。

    2019年15期 No.854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精彩人生

  • “和合文化”育人兴院 浙江临海法院文化建设纪实

    王嘉;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何为"和合"?"和"即为和谐、和平、中和,"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这种"贵在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浙江台州是和合文化的主要

    2019年15期 No.854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印象人生

  • 追梦人在天涯

    <正>一轮一轮,又,回到春末的五月。庭后,你坐在湖边,弹起那把老旧的木吉他,回应着来自远方的歌。似水年华,昔日的朋友们没有辜负,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奉献之心谱写着青春之歌,亦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惟愿狂凤暴雨浇不熄你心中的梦,愿每一个奋斗的灵魂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湖面泛起金色的余晖,那该是岁月积淀下来的颜色。放下风帆,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本期选编一组追

    2019年15期 No.854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6K]
  • 摄影与骑行

    吕东辉;

    <正>这个春天,因为骑行,我爱上了将军湖的早晨,那是我一个人的天空之镜。无论是雾中的静谧安详,还是炫彩天空下的斑斓色彩,或伫立、或奔跑、或静坐,都让我的内心丰富而充盈。连续两年的骑行,让我不仅在体能上有所提升,也让我的形体和精神有了变化。看着体检报告单上消失了的上下箭头,现在每天都能睡一个过去几年一直奢望的哪也不痛的觉,内心是满满的幸福。

    2019年15期 No.854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5K]
  • 皖浙风景道自驾行记

    沈双武;

    <正>我与摄友相邀利用周末时间自驾踏青,这次选择的线路是安徽、浙江两省合作新开发的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这条风景道是安徽、浙江省际合作的重大旅游项目,西起屯溪东至杭州,全程约350公里,以塑造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旅游品牌为目标,以"三江"沿岸自然风光、古村落、土楼群、山水田园等为依托,有机整合沿线各景区、百佳摄影点、民宿客栈、农家乐、采摘园

    2019年15期 No.854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4K]
  • 婺源花开

    李梦园;

    <正>为了这个中国最诗情画意的地方,叫上好友,我们相约来到江西婺源。到达婺源后直奔江岭,鸟瞰漫山遍野的金黄梯田。这里是婺源最大的油菜花种植地,丘陵层叠、流水潺潺,加上白墙灰顶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金黄的花海和翠绿的山间,相互衬映。我们在观景台一直等到阳光慢慢地撤离山间,雾气重新萦绕丘陵之上。

    2019年15期 No.854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 古盐田记

    陈文伟;

    <正>在海南洋浦,邂逅一片化石级的盐田。唐朝末年,一群福建莆田的渔民为躲避战乱,涉洋过海来到海南岛儋州,定居于洋浦半岛。这里的海边满是百万年前附近龙门火山爆发留下的黝黑的火山石,这些石头经海水浸泡,雨水冲刷,太阳曝晒,细微的洞孔食吸收了大海的盐分。渔民们发现这一秘密之后,便将古老的玄武岩火山石开凿成砚槽,利用滩涂纳潮、晒泥,再把盐泥拖到过滤池制卤,最后把盐卤灌入盐槽晒盐,过着朝潮夕汐的盐耕生活。

    2019年15期 No.85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雅致人生

  • 读典得启迪 融典于篆刻

    曹云;

    <正>古往今来,印章既是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责任、信用、担当的体现方式,我尝试将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的名言"知之不难,行之不易"以及出访葡萄牙时引用的"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刻成印章。用篆刻表现古典名句,除了重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多一次欣赏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机会。思考再三,我觉得运用古玺的印式刻成一组印章,似乎更有表现力,求诸各方家指教。

    2019年15期 No.854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 改革再出发

    吕伯涛;

    <正>~~

    2019年15期 No.85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 延安魂

    钟宏;

    <正>~~

    2019年15期 No.85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 兰亭集序

    白文斌;

    <正>~~

    2019年15期 No.85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 秀美山河

    王革滨;

    <正>油画写生的本质不在于画得像不像,而在于对景写生的再创作。此种写生行为更接近绘画的原生状态。在现场写生中观察风景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观察方式决定绘画的表现形式。丰饶复杂的风景在写生者眼里形式差异很大,对风景的灵秀雅致如何表达,每个人的感受亦不尽相同,写生者个人的气质、爱好、审美、修养隐含其中。在油画布上的耕耘,可以滤化掉视觉影像表面的部分,慢慢沉淀于心中

    2019年15期 No.85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珍藏人生

  • 五十年学法司法风雨路

    李敏;

    <正>走进他的家,感到像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橱、单人沙发、茶几、写字台、床铺、躺椅等家具都是老式风格。东墙上挂着一幅他自己用楷书写的刘禹锡的《陋室铭》,还有他和老伴的合影,此外,别无装饰。然而,就是这样生活简朴的老人,在2016年90周岁这一年,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了自己和老伴的毕生积蓄100万元,用以资助贫困大学生。当时,他的老伴刚离世不久》这位老人就是最高人民法院离休老干部、应用法学研究所原研究员张慜。

    2019年15期 No.854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法院首创业余法律大学回望

    童国梁;

    <正>上世纪80年代初期,法院恢复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在党中央的关怀重视下,法院人、财、物短缺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善。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针对法院高层次人才奇缺与飞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状况,为快速而有效解决这一队伍建设的燃眉之急,1985年春,经教委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首建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在最高法院设立业大总校,各省高院设立业大分校,中院设业大分部,基层院设教学班。

    2019年15期 No.85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 听“二叔”讲那过去的事情

    王芳;

    <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所在的庭室有二"宝"——杨叔和姜叔。杨建民和姜嘉玉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入职,在审判一线深耕三四十载,获得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天平奖章",审判经验比我走过的人生历程还丰富。我们这些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上遇到困惑,常常向两位老同志请教诉苦。每每这时,"二叔"就如数家珍般,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那些过去的事情。

    2019年15期 No.854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十三年前的选择

    杨福迅;

    <正>2006年春天,我还在山东省高密市人民法院担任审判委员会委员、刑庭庭长。有一天,院长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一份文件,内容是山东高院为落实即将实施的死刑制度改革,面向全省遴选刑事审判法官。其中列出的4项条件也很苛刻:年龄在40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副科以上副处以下级别,从事刑事审判工作3年以上。我当年39岁,法律硕士在读,正科已近2年,在刑庭庭

    2019年15期 No.854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